精彩小说尽在香花书馆!手机版

香花书馆 > > 【西洲志】师徒守岁(周生辰林溪)网络热门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西洲志】师徒守岁(周生辰林溪)

【西洲志】师徒守岁(周生辰林溪)网络热门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西洲志】师徒守岁(周生辰林溪)

眸光淡淡的龙中杰 著

言情小说完结

古代言情《【西洲志】师徒守岁》,讲述主角周生辰林溪的甜蜜故事,作者“眸光淡淡的龙中杰”倾心编著中,主要讲述的是:改编自《周生如故》,褪去剧版血色悲剧,西洲的春风里,漼时宜未跃城楼,转而留驻王府书斋。她以笔墨为舟,载着对这片土地的赤诚,撰写《西洲志》—— 记王军练兵的草原风、百姓炊烟的粟米香,也记那个玄色身影的温柔。 周生辰仍握七十万王军,却多了份牵挂:书斋窗下的合欢树是他亲手所植,新采的青竹要选最韧的给她写史,旧伤犯时,会默许她递来的阿胶与桑皮线。师徒相守,发乎情止乎礼:指尖碰过竹简即收的悸动,烛火下论史的沉默相望,雪夜守帐的无言等候,都藏在 “师父”“十一” 的称谓里。 藏尽克制里的心意 —— 从此无剔骨之痛,只有 “愿守此洲,与君同岁” 的岁岁年年。

主角:周生辰,林溪   更新:2025-11-09 23:35:14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西洲的晨雾还没散尽,漼时宜就从王府书斋出来了。

手里攥着一方素色布包,针脚细密,边角处绣着一朵极小的青竹纹 —— 这是她在中州漼府时,跟着母亲学绣的花样,只在自己最珍重的物件上绣过。

布包里裹着两小块中州带过来的阿胶,是母亲特意给她备的,说西洲气候寒,让她补身子。

可昨夜整理旧籍时,她翻到周生辰那本兵书,扉页边角的刀痕触目,忽然想起在中州听人说,他北境中箭后,每逢阴雨天肩伤就会犯,便悄悄把阿胶包了进来。

医馆离王府不远,青砖路沾着晨露,走起来有些滑。

推开门时,草药香混着薄荷香扑面而来,院里三株薄荷叶片上的露水还没干,风一吹,香氣就顺着窗棂钻进屋,绕在鼻尖,清清凉凉的。

“十一?

怎么这么早过来?”

宏晓誉的声音从里间传来,带着点讶异。

漼时宜循声进去,正见宏晓誉捏着银针,往谢云肩颈处送。

谢云穿件半旧的粗布短衫,左肩那道浅褐色的箭疤露在外面,疼得眉头皱成一团,嘴角却还带笑:“师姐这针法,比军营医官轻多了,莫不是偷偷练过?”

宏晓誉耳尖瞬间红透,手里的银针顿了顿,没接话,只把旁边瓷碗里的药膏舀出来揉开:“这是西洲黄芩和当归熬的,祛瘀比中州的快,每天换三次,别偷懒。”

药膏的褐色沾在她指尖,倒衬得那点红更明显了。

漼时宜站在门口笑了笑,目光落在谢云的疤上,又想起周生辰的肩,心里那点轻松淡了些,走到萧晏身边轻声问:“萧先生,有没有调理旧伤的草药?

师父他…… 北境中过箭,阴雨天会疼。”

萧晏正给老妇人诊脉,手指搭在腕上,眼神温和得像晨露,闻言抬头看她,指尖在脉枕上轻轻顿了顿:“周王的伤,当年中州太医都没法治愈,寻常草药只能缓解。”

他顿了顿,目光往门外瞥了眼,补充道,“他素来不愿人提伤,你若真心想帮他,不妨亲自说 —— 他或许会听你的。”

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沉稳的脚步声。

漼时宜心里一跳,转头就见周生辰走进来,玄色常服的领口松了些,能瞥见肩颈处的疤痕轮廓。

他肩上挎着个布包,想来是刚处理完中州信使的事,手里还捏着封信,该是周天行寄来的。

“师父。”

漼时宜轻声唤,手里的布包攥得更紧,青竹纹的边角硌着掌心。

她想把阿胶拿出来,手指刚碰到布包系带,又停住了 —— 怕他像以前一样,只说 “不碍事”。

周生辰的目光先落在她手上,再扫过她泛红的耳尖,没问布包的事,只转向萧晏:“流民怕是要往西洲来,医馆药材够不够?

不够我让人去南萧采。”

萧晏刚把药方写好,接过他手里的信,指尖在 “支援” 二字上划了划:“药材还够,只是得提前备些预防疫病的药。”

他说着,又看了漼时宜一眼,话里带了点提点,“方才十一问你肩伤,中州阿胶对旧伤好,她特意带来的。”

漼时宜脸更红了,赶紧把布包往周生辰面前递了递,布包上的青竹纹刚好对着他:“师父,这是…… 这是中州的阿胶,熬汤喝能补气血,对您的伤好。”

递的时候太急,指尖不小心蹭到他的手背 —— 她的指尖带着布包的温软,他的手背沾着医馆的草药凉,两人同时顿住。

周生辰的目光落在那朵青竹纹上,喉结轻滚了一下。

他认得这花样,当年在中州漼府,她给他送过一块绣着同款青竹的帕子,是他练兵时汗湿了,她悄悄放在他帐里的。

此刻见布包上的竹纹,像是突然回到那时的晨光里,他的语气不自觉软了些:“你从中州带来的,该自己留着补身子。”

“我不缺的。”

漼时宜把布包往他手里塞,“师父的伤更需要,您就收下吧。”

她说话时,院里的薄荷被风吹得晃了晃,香气飘过来,裹着两人的呼吸,距离比平时近了半寸。

她能看清他眼尾的细纹,能闻到他衣上混着的墨香,心跳得比风吹树叶的声音还快,赶紧低下头,盯着他的袖口,不敢再看他的眼睛。

周生辰看着她发顶的旋儿,伸手碰了碰布包的边角,指尖刚好蹭过她的手指,又飞快收回:“流民的事还没定,等安置好了,我再喝阿胶汤,好不好?”

“好不好” 三个字说得轻,带着点不易察觉的妥协,不像平时发号施令的语气。

漼时宜猛地抬头,眼里亮了亮,赶紧点头:“好,我等师父忙完。”

刚才的委屈散了大半,只剩雀跃,连攥着布包的手指都松了些。

这时,屋檐的晨露滴下来,刚好落在她的发顶,凉得她轻轻一颤。

周生辰下意识抬了抬手,想帮她拂掉,手到半空又停住 —— 怕越了师徒的分寸。

他转而指了指她的头发,轻声说:“有露水,别着凉了。”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块素色帕子,是他平时擦手用的,叠得整整齐齐,递到她手里,“擦干净。”

漼时宜接过帕子,指尖碰到他的掌心,又赶紧收回,低头擦头发。

帕子上有他身上的墨香,混着点淡淡的草药味,她擦得格外轻,怕把帕子弄脏了。

旁边突然传来一阵慌张的脚步声,医馆学徒拿着一把草药跑过来,对苏凝说:“苏医官,我抓药时把甘草拿成黄芪了,这可怎么办啊?”

苏凝放下手里的草药,接过学徒手里的药,放在鼻尖闻了闻,耐心教他:“甘草味甘,黄芪味微甜,抓药要仔细闻、仔细看,差一味药,药效就不一样了。

风寒的病人吃了黄芪,会加重病情的。”

她说着,从药柜里拿出甘草递给他,“快给病人换了,下次可不能马虎。”

学徒红着脸跑了,苏凝转头见漼时宜拿着帕子发呆,笑着说:“崔姑娘,要不坐会儿?

我给你倒杯薄荷茶,解解暑气。”

“不用了,苏医官。”

漼时宜把帕子叠好,放进自己的布包里 —— 没敢还给他,怕他不收,“我该回书斋整理旧籍了,师父要是需要草药,就派人去书斋找我。”

周生辰点了点头,目光里带着点歉疚:“路上小心,别滑着。”

漼时宜应了一声,转身往外走。

走到门口时,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 周生辰正和萧晏讨论那封周天行的信,眉头微蹙,神情严肃,可像是有感应似的,他刚好转头看过来。

两人的目光在晨雾里撞了个正着,他的眼里带着点安抚,她的眼里还留着刚才的雀跃,对视了两秒,漼时宜赶紧红着脸转回头,脚步快了些,心里却像揣了只兔子,跳得不停。

她回书斋后,把那块帕子小心地夹进《孙子兵法》里,刚好压在周生辰写着 “善战者不怒” 的批注页上,帕子上的墨香混着书页的旧味,像是他还在身边似的。

而医馆里,周生辰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晨雾里,把布包攥在手里,指尖反复摩挲着那朵青竹纹。

萧晏看着他的样子,笑着调侃:“明明很在意,偏要装不在乎,刚才递帕子的时候,怎么没见你犹豫?”

周生辰没反驳,只是把布包放进怀里,贴在胸口的位置 —— 那里还放着周天行的信。

他的语气沉了些:“流民的事没定,周天行又在中州不安分,我不能让她为我的伤分心。”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等这件事过去,我会好好跟她解释的。”

萧晏拿起那封信,指尖在 “支援” 二字上划了划,眼神冷了些:“周天行这封信,怕是没那么简单,流民说不定就是他引过来的,你要多留意。”

周生辰点了点头,目光落在院里的薄荷上,晨雾渐渐散了,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洒下来,落在布包上,把青竹纹照得格外清晰。

他想起刚才她递阿胶时的慌张,想起她发顶的露水,想起她眼里的亮,心里软了些 —— 等西洲安稳了,他一定好好喝她熬的阿胶汤,一定好好跟她说说北境的事,一定……院里的薄荷还在轻轻晃着,药香混着薄荷香,漫过医馆的青砖地,像一场无声的约定。

藏着师徒间未说出口的牵挂,藏着那朵青竹纹里的旧情,也藏着西洲即将到来的风雨。

而那方素色帕子、那包绣着竹纹的阿胶,成了两人之间最软的秘密,等着往后的晨光,一点点把它焐热。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资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