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的晨光透过星熠科技大厦21楼的落地窗,落在温念一的工位上,勾勒出她专注的侧影。
二十八岁的AI算法工程师,指尖在键盘上流畅跃动,屏幕上的代码如同有了生命般延展重构。
空气里只有中央空调的低鸣和极轻微的键盘敲击声。
“念一姐,”隔壁组的同事探身,语气带着显而易见的焦灼,“这个跨模态识别的收敛点一首找不到,客户那边催得急……”温念一抬眼,目光清亮而冷静。
她稍侧身,接过对方的平板,指尖在几处参数上轻点:“特征融合层的权重初始值有问题,梯度消失。
试试用这个初始化策略,”她快速写下一行公式,语气平稳无波,“另外,损失函数里加个平滑项,别让它跑得太野。”
同事茅塞顿开,连连道谢。
温念一只是微微颔首,重新沉浸回自己的模型世界里。
她像一位沉稳的舵手,在数据的海洋里精准航行,可靠且不容置疑。
桌角的手机屏幕无声亮起,显示“念昕”来电。
温念一瞥了一眼,等到一个段落才接起。
“姐——”电话那头的声音拖着长调,仿佛遭受了人生重大打击,“我急需氧气瓶!
陆予安!
是陆予安!
他刚刚……”温念一面无表情地听着妹妹语无伦次地描述顶流偶像陆予安最新舞台的一个镜头如何“秒杀众生”,如何让她“心跳骤停”。
她顺手将手机夹在肩颈间,一边听着,一边还不忘检查一遍刚提交的代码。
“所以,”等妹妹喘息的间隙,温念一平静地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波澜,“这位陆先生的一次正常舞台表现,导致你的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并产生了强烈的倾诉欲,其核心诉求是希望我认可你的审美,并可能进一步为你刚刚冲动消费的周边买单?”
电话那头瞬间卡壳,随即传来恼羞成怒的抗议:“温念一!
你这个人能不能有点正常的人类情感!
这是艺术!
是精神慰藉!
是光!”
“哦,”温念一应了一声,关掉电脑上的运行界面,“根据数据分析,你过去三个月为这种‘光’支付的金额,足以给你的现实生活购买持续半年、每天十小时的光照服务。
需要我帮你计算一下投资回报率吗?”
“……我讨厌你!”
温念昕气结,但很快又元气满满,“你不懂!
予安弟弟不一样!
他可是二十一岁就出道六年的老艺术家!
纯洁善良努力阳光……”温念一的指尖无意识地敲了敲桌面。
二十一岁,出道六年。
那岂不是十五岁就浸染在这个复杂的圈子里?
她脑海里瞬间闪过几个模型训练的概念:早期数据注入、长期迭代优化、过拟合风险、以及不可避免的……潜在隐藏变量。
纯洁阳光?
或许吧。
但一个在高压名利场被精心“训练”了六年的存在,其底层逻辑真的如表面输出那般简单吗?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她没有说出口。
只是听着妹妹在电话那头继续絮叨着偶像的完美人设。
结束通话后,办公室重归宁静。
温念一的目光落在妹妹之前遗落的一张“恒星纪元”宣传海报上。
C位的少年,陆予安,对着镜头笑得毫无阴霾,唇红齿白,眼神清澈得像初融的雪水。
很完美。
完美得……像她手下那些经过无数次调试优化后,输出最稳定结果的成熟模型。
一个突如其来的、带着点恶作剧和探究意味的想法冒了出来。
既然妹妹如此沉迷于这种被构建出来的完美叙事,她不如亲手构建一个更“真实”的。
打开一个常去的文学网站,注册笔名“疏星”。
创建新书——《星火微澜》。
简介写得言简意赅:AI工程师 x 顶流偶像。
非典型娱乐圈文。
探讨人设与自我,算法与真心。
女主理智冷静,男主……或许表里不一?
逻辑优先,糖分随机。
她构思的女主,自然带着她自己的影子:相信数据胜过誓言,热衷解构胜过沉迷。
而男主……她笔下微调,并非纯粹的阳光甜豆,偶尔会流露出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沉寂和通透,那是在无尽喧嚣中保护自我的本能。
写完开篇三千字,平静地点击发布。
她甚至顺手把链接发给了温念昕,附言:你要的‘姐夫’文学。
仅供参考,风险自负。
想象着妹妹可能出现的反应,温念一的嘴角极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如同平静湖面掠过的一丝微风,转瞬即逝。
她并不知道,这个源于一丝理性探究和一点点恶趣味的产物,即将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严谨有序的世界里,荡开一圈圈无法预料的涟漪。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刚刚结束一场商业活动、正被粉丝簇拥着的陆予安,坐进保姆车,卸下脸上营业式的灿烂笑容,眼底只剩下淡淡的倦意。
他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流光溢彩,侧脸安静而疏离。
两个看似平行宇宙的人,各自运转。
代码构筑的理性世界,星光闪耀的名利场。
一场由她起笔的故事,悄然发出了它的第一个信号。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