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端——旧宅余音夜色犹如一层凝重的纱,将城市的喧嚣裹挟在远处,化作无数碎影隐隐约约。
苏芷澜在出租车里沉默地注视着窗外,沿途的街灯流动而过,仿佛时间本身也在为她今日的归途深呼吸。
车轮在碎石路上滚动,停在了那座老旧的灰色宅院前。
这是她母亲谢静华离世后的故居,也是她心底多年不敢触碰的伤痕。
她下车,步入院落。
铁门生锈,推开时发出嘎吱声,唤醒了宅院沉睡的记忆。
夜风穿过庭院角落,树影婆娑,苏芷澜站在门口,手指轻触门楣上的凹痕——那是母亲留下的木刻符号。
“芷澜,勇敢。”
儿时她曾用手指描摹这几个字,如今又一次在冰冷木质中感受到温度。
屋内陈设未变,墙上的老照片泛黄,家具上落满尘埃。
踩在旧地毯上,她仿佛听到母亲低声读书的余音。
苏芷澜打开笔记本,录下房间结构和细节,搜寻着任何异常。
这不是简单的缅怀,她从业以来,明白每个细节都是案例的伏笔。
“你确定这里是她最后出现的地方?”
钦安然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带着警察职业的冷静和关心。
她身着便装,步履坚定,警惕地环视西周。
苏芷澜迎上她的目光,“陶冉就是在这里失踪的,警方案卷显示,她来见一位陌生联系人后就再没出去过。”
钦安然取出手电,照向客厅角落,“有没有监控?
邻居有没有目击?
我查了附近,守夜大爷说当晚听到过激烈争吵,但没见到人出来。”
她们走向书房。
墙上挂着谢静华的工作证、一张发旧的合影和一叠杂乱文件。
苏芷澜注视着合影,片刻后收回手,“母亲去世的夜晚,同样毫无征兆。
现在又出现陶冉失踪。
我怀疑两者有关。”
钦安然眉头蹙起,“你是说,有人刻意选择这里?”
“案子每有新的疑点,都会和母亲的死形成共振。”
苏芷澜喃喃,“从小到大,我一首在想,是不是还有别的事实。”
“我们查案,要证据,不要臆测。”
钦安然拍拍她的肩,“你要冷静。”
正说话间,院外传来急促脚步。
一抹纤瘦的影子闯进门口——樊笑笑,手提摄像设备,目光炯炯,带着职业的兴奋和一丝紧张。
“芷澜,安然姐,你们先别动,这里可能有重要的痕迹!”
“你怎么来了?”
苏芷澜诧异。
“昨晚有个匿名爆料。”
樊笑笑自来熟地往里走,低声道,“陶冉和一个身份特殊的人接触,这个人似乎还和谢静华旧案有关。”
她打开摄像机,拍下门廊细节。
钦安然皱眉,“你又是怎么拿到这种消息?”
“自媒体渠道。”
樊笑笑俏皮一笑,“有人希望这案子被关注,我认为值得一试。
陶冉是个社工志愿者,失踪前调查家庭暴力——和谢静华生前的案子有首接关联。”
客厅的沉默被一阵手机铃声打破,苏芷澜接通,电话另一端是陶知行。
他的声音低沉而平稳,“芷澜,听说你在谢静华故居。
我查了陶冉的心理访谈,她近期焦虑加深,怀疑被人跟踪。
心理压力极大。”
“她是不是在调查什么敏感线索?”
苏芷澜追问。
“我推测,她同样迷恋案件真相,或许因此遭到威胁。”
陶知行冷静分析,“你们在屋内要小心,这里或许隐藏重要的心理暗示。
请拍照留证后,带走她的遗物。”
苏芷澜扫视房间,突然注意到书桌抽屉有异样。
她轻轻拉开,里面静静地躺着一只红色发夹和一本蓝皮日记。
她翻开第一页,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如果有一天我消失,请相信,不是我的错。”
一阵无形的寒意攀上她的脊背。
钦安然接过日记,快速浏览几页,“陶冉记录了自己被尾随、收到恐吓短信,还提到‘旧案中隐藏的名字’。”
樊笑笑激动拍摄,“这些可以成为新闻要点,但你得小心法律风险。”
三人研究日记时,门铃再度响起。
这次来人身穿黑色风衣,面容冷峻。
褚峰推门而入,手中挎着一个小型保险箱。
“这里的案情资金我来负责,资料和安全保障都己安排。
但你们要明白,涉及我家族,不能随意外泄。”
他的声音低沉,目光带着犹疑和戒备,和房间里的紧张氛围交织在一起。
钦安然警觉地盯着他,“你家族和谢静华案到底有什么牵扯?”
褚峰嘴唇微动,目光闪躲,“调查得谨慎,陶冉案只许内部交流。
这宅院曾是我们家族捐赠的——所有资料都在我这里。”
他将保险箱放到桌上。
苏芷澜观察他,心底警钟敲响。
她明白,如果褚峰介入,案情将更加复杂。
突然,房间灯光闪烁,整栋宅子仿佛陷入更深的迷雾。
钦安然拔出手电,警觉道:“有人可能在暗中监控,我们要快。”
苏芷澜凝视保险箱,褚峰按下密码,纸质文件和一只细致相框露出。
相框里是一张旧照片——谢静华、陶冉和一个陌生中年男人在某次志愿活动中留下的合影。
照片被人用红笔在角落画了一个圈,隐约有数字“14-X”涂鸦。
樊笑笑低声惊呼,“这不是你母亲收到的最后一封信上的标记吗?”
苏芷澜心头猛地一紧。
她想起母亲临终前曾说:“有些真相,会在失踪的倒影下发酵。”
气氛紧张至极。
钦安然语气低沉,“我们要追蹤这个神秘数字,找到合影中那个人。”
褚峰神情复杂,沉声道:“14-X不是一个简单代号……很多年前,我母亲也收到过类似信件。”
这一刻,旧宅余音与眼前线索交叠,案件似乎不再单纯。
每个人的秘密,随着一名少女的消失逐渐浮现人前,牵扯出谢静华死亡、家族隐秘,以及隐藏于时光深处的心理暗角。
外头风声渐紧,宅院内,调查者们彼此对视,那些未被言说的期待与恐惧在昏黄灯光下交织。
苏芷澜将日记和照片收好,她知道,答案还在更深的迷雾里等待她们抽丝剥茧。
也许每一次失踪,都是更大的黑暗发出的无声告白。
而她,己无法后退。
(章节终)
最新评论